多元社會文化的土地開發實驗 成大都計系大三實習成果展

成大都市規劃與設計實習(四)課程,34位大三同學在系上陳志宏老師、閻永祺老師及胡學彥老師帶領下,從開發者觀點思考及回應現今多元社會文化的都市發展議題, 透過循序漸進的操作練習,深入探討「科技結合生活的商場開發」、「生老病死的空間生產」、「歷史結合休閒的在地營造」三個主題,並藉由海報、模型及多媒體來展現學習成果。

土地開發是落實都市規劃的最後一哩路。都市規劃師需要援引各類計畫與法規、多元操作、整合跨領域知識與資源,完成開發基地選取、開發目標與開發方式設定、市場分析及產品定位、開發可行性評估、敷地計畫與都市設計、開發產品設計與建築設計、環境影響分析及營運規劃與財務規劃等作業,因此,開發案操作一直都是都市計畫實務訓練非常重要的一環。

34位學生於6月17日舉行學習成果發表,並安排為期一週海報、模型及多媒體展。成大都計系表示,成果發表是學習成果的展現,也是持續對話的機會。透過實驗不同形式的開發主題與手法,回應當前社會需要,在專業者訓練過程中加入多元文化的社會價值,以期落實成大回應社會創新的責任與義務。

「科技結合生活的商場開發」主題中,「潮流複合式商場開發計畫」一案以潮州車站的轉型升級為契機,結合農會的產銷能量與在地的生活需求開發綜合型站前商場;「亞太區虛擬實境產業聚落第一期旅宿暨娛樂體驗空間開發計畫」一案則是從XR高科技結合休閒觀光的B2B+B2C模式,思考多功能經貿區的發展樣態,進而帶動亞洲新灣區整體經濟發展。

「生老病死的空間生產」則是面對疾病、老化、死亡等嚴峻議題下的反思。「『疫生有你』生技產業園區開發計畫」提出後疫情時代的因應策略,透過開發疫苗產業育成中心,維持穩定疫苗產能、鞏固國家防疫安全,進而帶動地方發展;「旗津懷舊長照社區開發計畫」則是將閒置窳陋空間改造成為社區型失智及長照中心,以回應在地老化的長照目標,同時提升舊城區環境品質;「最後一次動心生命紀念園區開發計畫」正面回應現今社會迫切需要卻忌諱討論的殯葬空間需求,以莊嚴但溫馨有趣的規劃設計,試圖消彌大眾對生命園區的刻板印象。

「歷史結合休閒的在地營造」是近年在文化、建築及規劃界都備受重視的主題,營造主題除了空間規劃外,品牌營造及經營管理亦是一大重點。「高雄田寮月世界Moon Hub體驗空間開發及經營計畫」從返鄉青年的視角,建置Moon Hub體驗空間作為串連平台,以生態導覽、深度旅遊及銷售平台等策略,為月世界創造全新旅遊模式,讓旅客更親近腳下這片土地的自然與人文;「甘蜜生技休閒農場開發計畫」一案的角色設定為愛之味的投資部門,透過開發一座以番茄、生技為主題的體驗式休閒農場,並發展一套創新的在地合作模式,使愛之味在創造新品牌形象的同時達成回饋在地的企業社會責任;「屏東縣東港共和新村文化園區OT及BOT案可行性評估暨先期規劃作業」 則是引進民間投資參與建設,融合新舊生活、地方特色及在地資源,打造結合日式建築、眷村故事、旅宿機能之文化園區,帶領遊客體驗共和新村的舊時風情,成為東港觀光廊帶的新亮點。

成大都計系表示,成果發表當天不僅是學習成果的展現,也是持續對話的機會。透過實驗不同形式的開發主題與手法,回應當前社會需要,在專業者訓練過程中加入多元文化的社會價值,以期落實成大回應社會創新的責任與義務。

新聞連結